为探索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数字技术在专业领域中的使用,提升我校学生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助力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学校将举办攀枝花学院第三届计算机信息素养与人工智能应用能力竞赛,为更好地开展竞赛的报名和参赛工作,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
本次竞赛成立由学校分管教学副校长为组长、教务处和承办单位负责人为副组长的竞赛组织委员会。由数学与计算机学院(大数据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艺术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外国语学院承办。
二、参赛对象
(一)计算机基础应用类赛道:攀枝花学院全日制普通本科大三、大四、大五,专科大二、大三在校学生及毕业一年以内的往届学生。(该赛道只能选报一个竞赛科目,多报科目则视为报名无效,取消报名资格。)
(二)其他赛道:攀枝花学院全日制普通本科在校本专科学生及毕业一年以内的往届学生。
三、竞赛项目
(一)计算机基础应用类
该赛道包含本科组MS Office高级应用与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Access数据库程序设计,Python语言程序设计赛项;专科组计算机基础MS office应用(竞赛内容与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大纲相符,可参见附件1)。
承办单位:数学与计算机学院(大数据学院)
(二)软件及硬件设计类
该赛道包含数字化创新设计、电气电子创新设计。
承办单位:智能制造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三)大模型应用能力与技巧类
该赛道运用deepseek、文心一言、豆包等大模型完成公布的比赛题目。
承办单位:经济与管理学院。
(四)数媒动静态设计类
该赛道以教学型、产品介绍型、汇报型多媒体PPT、短视频创作;“廉洁文化”等为主题进行短视频创作(“廉洁文化”短视频创作已结束)
承办单位: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
四、竞赛时间及方式
第一类竞赛项目的比赛时间为2025年5月24日、25日。竞赛方式为上机考试,本科组竞赛时长为120分钟,专科组竞赛时长为90分钟。竞赛题目难度,本科组相当于国家计算机二级水平,专科组相当于国家计算机一级水平。
第二、三、四类竞赛项目的具体竞赛时间和方式,以各赛道竞赛规程为准(详见附件2)。
五、奖项设置及运用
本次竞赛设置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一等奖获奖比例控制在2‰或名额不低于2名;二等奖获奖比例控制在5‰或名额不低于10名;三等奖获奖比例控制在1%或名额不低于20名;优秀奖名额视参赛学生情况由竞赛组织委员会确定。
获得本次竞赛一、二、三等奖的获奖学生,按学校学科竞赛奖励办法给予相应的奖励;获得本科组优秀奖及以上学生,学校认定其达到国家计算机二级水平;获得专科组优秀奖及以上学生,学校认定其达到国家计算机一级水平。
六、工作程序
(一)广泛动员
自本通知发布之日起,各学院应通过有效方式积极宣传、广泛动员符合条件的学生报名参赛。
(二)学生报名
自愿参加本次竞赛的在校学生,应登录攀枝花学院学科竞赛系统报名(操作步骤详见附件3);毕业一年以内的往届学生需填报《攀枝花学院计算机信息素养与应用能力竞赛报名表》(详见附件4),并向所在学院教学科提交报名表。第一类、第二类(数字化创新设计竞赛)、第三类、第四类竞赛项目报名截止时间为2025年4月30日12:00前。第二类(电子创新设计竞赛)竞赛项目报名方式及截止时间详见竞赛规程(附件2)。
(三)资格审查
在校学生由承办单位在攀枝花学院学科竞赛系统中进行资格审查;毕业一年以内的往届学生由各学院教学科负责资格审查,形成本学院往届学生参加本次竞赛的学生汇总名单(纸质档和电子档,详见附件5),并报各类赛道项目承办单位汇总。第一类汇总表提交截止时间为2025年4月30日,其他类竞赛项目汇总表提交截止时间详见竞赛规程(附件2)。
(四)竞赛编排
第一类竞赛项目根据报名情况,由数学与计算机学院(大数据学院)进行竞赛场次编排,形成竞赛安排表,并按报名学院反馈该学院参赛学生的时间、地点。反馈时间不迟于2025年5月9日。
第二、三、四类竞赛项目具体安排详见各赛道竞赛规程(附件2)。
(五)开展竞赛和成绩评定
根据各类赛道参赛要求及说明,各学院负责组织安排参赛学生及时参赛。承办单位负责竞赛的有序展开,教务处按照参赛成绩确定竞赛获奖名单并公布。公布获奖名单时间不迟于2025年5月30日。
七、其他
本通知未尽事宜由竞赛组委会负责决定并负责解释。
附件:1.计算机信息素养与应用能力竞赛内容(大纲)
2.第二、三、四类竞赛项目竞赛规程
3.攀枝花学院学科竞赛系统报名流程
4.计算机信息素养与应用能力竞赛报名表
5.计算机信息素养与应用能力竞赛汇总表
数学与计算机学院(大数据学院)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智能制造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艺术学院
2025年4月27日